《汉字与文化》教学大纲

作者:智能制造学院发布日期:2023-04-05 13:41:11浏览次数:22411

《汉字与文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类别

专业拓展

课程性质

理论

课程属性

选修

课程名称

汉字与文化

课程英文名称

Chinese Characters and Culture

课程编码

F07ZX33C

适用专业

机器人工程

考核方式

考试

先修课程

总学时

32

学分

2

理论学时

32

实验学时/实训学时/ 实践学时/上机学时

0

开课单位

文学与传媒学院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将汉字与文化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并从汉字构造和造字意图的角度来了解汉字所承载的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感受汉字的浓郁的人文气息,激发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使其在接受和传承中华文化中,审美情操和人文素养得以提升。

三、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

支撑人才培养规格指标点

支撑人才培养规格

目标1

了解汉字形体、结构、造字意图;了解蕴含在汉字中的华夏民族的文化、民风民俗以及思想信仰等发展演变的历程。

8-1: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素养、具有健康的心理与正确的价值观。

8.职业规范

目标2

通过学习文字字形与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能透过汉字看出中国文化的特点及其特质,并能够结合相关工具书,以文字的形体结构和意义为视角,来阐释某些文化现象。

2-1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查阅文献、获取信息的能力。

2.综合素质能力

目标3

本课程让学生在分析汉字形体结构,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与民俗的过程中,学会使用工具书,查找历史文献,考察传统民俗,并训练逻辑思维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终生学习的能力。

11-2能够通过有效手段,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能够持续学习并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1.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

目标4

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与深层底蕴,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

1-1热爱祖国,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思想品德

四、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及教学策略

理论教学

教学模块

学时

主要教学内容与策略

学习任务安排

支撑课程目标

汉字的起源;形义关系;汉字构形文化特征

4

重点:部分字的字形与词本义是如何发生联系的;字形、本义与先民思维的关系。

难点:汉字造字法;汉字构形理据与汉字文化的关系。

思政元素:汉字的历史源远流长,是我国历史文化的载体,连接各地人民的纽带。

教学方法与策略:线下教学讲授 、观看视频、启发式提问。

课堂:讲授、启发性提问

课后:复习。

目标:1

目标:2

目标:4

衣着服饰篇

4

重点:《说文解字》“丝”部、“衣”部的含义;识记“帽、冠、冕、弁.”系列字;“总角、弱冠、及笄”的文化含义;鞋子形制与等级尊卑。

难点:表服饰汉字的字形分析;各部首系列字隐含的古代服饰文化。

思政元素:我国服饰文化由来已久,要理解华夏衣冠的精神内涵。

教学方法与策略:讲授、讨论 、观看视频 、启发式提问

课前:预习。

课堂:理论讲授、同学讨论、教师答疑

课后:复习

作业: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食物饮品篇

4

重点:“食、膳、饔、飧”诸字与古代的膳食制度;宴、饗诸字与待客礼节;“竈、爨”诸字与食神崇拜。

难点:各系列字的字形分析;古人祭祀食神的习俗。

思政元素:我国的饮食风味多样,四季有别,讲究美感。我们在为这样的饮食文化感到自豪的同时,也要注意待客之道,餐桌礼仪。

教学方法与策略:线下教学。讲授、观看视频讨、启发式提问、思辨性讨论

课前:预习。

课堂:讲授、分组讨论、老师答疑

课后:复习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宫室居住篇

4

重点:坐、跪、跽、踞与古代坐姿及其变化;筵、床、榻、枰与早期坐具古代座次体现的地位尊卑与古代房屋的结构。

难点:各系列字的字形分析。

思政元素:起居有时,行坐有礼,器宇轩昂,做朝气蓬勃的新青年。

教学方法与策略:线下教学。讲授、观看视频、启发式提问、思辨性讨论

课前:预习。

课堂:讲授、讨论、答疑

课后:复习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舟车行旅篇 

4

重点:“巢部、穴部、门部、囱部、土部、木部、片部”部首字与我古代居住方式、建筑格局、建筑材料的关系;“舟部、车部”等部首字与行走工具的关系

难点 各系列的字形、字义的分析;古人的居住民俗。

思政元素: 交通行旅带来了 文化的冲撞交融。当今我国高铁外交,一带一路必然取得伟大成就。

教学方法与策略:线下教学讲授、观看视频、启发式提问、思辨性讨论

课前:预习。

课堂:讲授、讨论、答疑

课后:复习

作业:与汉字与文化有关的小论文。

目标:1

目标:2

目标:3目标:4

婚姻生育篇

4

重点:“婚、娶、妻”与上古的掠夺婚俗;“舅、姑”等诸字与表亲婚。“媒、妁、娉、醮、卺、媵”与婚礼过程。

难点:分析古代婚育生育的汉字之形体。

思政元素:树立正确的婚姻观与生育观。

教学方法与策略:线下教学讲授、观看视频、启发式提问、思辨性讨论

课前:预习

讲堂:讲授、讨论、答疑

课后:复习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祭祀福祉篇

4

重点:帝、祡、尞、禅事天以礼;“禷、社、禜、夙”与事神以诚;“卜、兆、簭、蓍”与卜必有征验;“鬼、魂、魄、祖、葬、琀”与事死尤生。

难点:分析表祭祀福祉的汉字之形体。

思政元素我国自古以以礼治天下。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祖先,不可以数典忘祖,背叛民族大义

教学方法与策略:线下教学讲授 观看视频、启发式提问。

分组讨论:分析汉字葬、吊、墓、坟、禺、俑,讨论我国古人丧葬习俗的变迁。

课前:预习。。

课堂:讲授、讨论、答疑

课后:复习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征伐武备篇

4

重点:“斤、戈、矢、戉、干、戟”与我国古代兵器形制;“甲、介、胄、盾”与古代防御武器;“武、戊、戒、伐” 与古代军事行动。

难点:分析表征伐武备的汉字之形体。

思政元素:国近代屡受侵略,与我国当时武器的落后有着重大干系。现代国防需要高尖科技,我们要应重视科技对国防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与策略线下教学。讲授、观看视频、启发式提问、思辨性讨论。

课前:预习。。

课堂:讲授、讨论、答疑

课后:复习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五、学生学习成效评估方式及标准

考核与评价是对课程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等进行综合评价。本课程学生的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考查成绩两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采用百分制。平时成绩分平时作业成绩(占10%)、课堂表现(占5%)和出勤(占15%)三个部分。评分标准如下表:

等级

评分标准

1.作业;2.课堂表现;3.出勤率

优秀

90100分)

1.作业。作业书写工整,90%以上的习题解答正确。小论文格式正确,观点科学,逻辑清晰,内容有一定创新。

2.听课认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回答问题正确率高。

3.出勤无旷课、迟到、早退现象。

良好

8089分)

1.作业书写工整,80%以上的习题解答正确,小论文格式正确,观点科学,逻辑清晰。

2.听课认真,积极主动参与大部分课堂活动,回答问题正确率较高。

3.无旷课、迟到、早退现象。

中等

7079分)

1.作业书写较工整,70%以上的习题解答正确,小论文格式正确,逻辑清晰。

2.基本能够认真听课,能积极参与部分课堂活动,偶尔回答问题。

3.无旷课。迟到、早退现象不得多于一次。

及格

6069分)

1.按时交作业,60%以上的习题解答正确,小论文格式正确。

2.听课不够认真,参与课堂活动不积极,几乎不主动回答问题。

3.旷课不得多于一次、迟到、早退不得多于二次。

不及格

60以下)

1.作业潦草,习题解答正确率为60%以下,小论文格式不正确,内容不符合要求。

2.上课经常做无课程无关的事情,不参与课堂活动,从不主动回答问题。

3.旷课两次或迟到、早退三次。

2.期末考查(占总成绩的70%):采用百分制。期末考试的考核内容、题型和分值分配情况见下表。

考核模块

考核内容

主要题型

支撑

目标

分值

汉字基本知识

汉字形体演变;汉字造字四法

填空、单选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5-10

汉字与服饰文化

相关汉字识记

相关汉分析及其表示的文化

填空、单选

简答、分析

目标1

目标2

目标4

10-20

汉字与食物饮品

相关汉字识记

相关汉分析及其表示的文化

填空、单选

简答、分析

目标1

目标2

5-15

汉字与宫室居住

相关汉字识记

相关汉分析及其表示的文化

填空、单选

简答、分析

目标1

目标3

目标4

5-15

汉字与舟车行旅

相关汉字识记

相关汉分析及其表示的文化

填空、单选

简答、分析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5-15

汉字与婚姻生育

相关汉字识记

相关汉分析及其表示的文化

填空、单选

简答、分析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5-15

汉字与征伐武备

相关汉字识记

相关汉分析及其表示的文化

填空、单选

简答、分析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5-15

汉字与祭祀福祉

相关汉字分析及其代表的文化之古今演变过程

论述题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15-20

序号

教学安排事项

   

1

授课教师

职称:讲师及以上   学历(位):硕士及以上

其他:

2

课程时间

周次:  16    

节次:2

3

授课地点

R教室         □实验室       □室外场地 

□其他:

4

学生辅导

线上方式及时间安排:避开上课时间,灵活安排。

线下地点及时间安排:课室、办公室;工作日

六、教学安排及要求

七、选用教材

[1] 李索.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8.

[1] 王贵元.汉字与历史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

八、参考资料

[1] [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2.  

 [2] 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7.

[3] 徐杰舜主编,周耀明、万建中、陈华文著:汉族风俗史(第二卷)[M].上海:学

林出版社,200412.

[4] 王宝珍.汉字与中国文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7.

[5] 张亮采、尚秉和.中国风俗史(外一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月.

网络资料

[1] 视频公开课播放页 (icourses.cn)( 爱课程•视频公开课•汉字的奇妙世界)

[2] 视频公开课播放页 (icourses.cn) ( 爱课程•视频公开课.文化视域下的汉字及其

起源)


执笔人:谢晓晖

参与人:吴士田 李玫莹

系(教研室)主任:吴士田

学院(部)审核人:宋秋敏




辅导员:电话23382502 地址:8B313 行政/教学秘书:电话23382505 地址:8B303

联系地址:东莞市寮步镇文昌路1号东莞城市学院智能制造学院8B三楼

Copyright © 2019 东莞城市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由易米科技提供技术支持

  • 城院官微

  • 城院智造微信

  • 招就处微信